无障碍浏览 进入老年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商业流通
索 引 号: GZ000001/2019-16296 是否有效:
发布机构: 发文日期:
名  称: 关于印发《贯彻落实安顺市2019年脱贫攻坚夏秋决战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文  号: 安市商发〔2019〕40号
关于印发《贯彻落实安顺市2019年脱贫攻坚夏秋决战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关闭] 视力保护色:

各县(区)商务主管部门,各县(区)农产品促销专班:

为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第十二届五次全会和市委四届六次全会精神,按照《安顺市2019年脱贫攻坚夏秋决战实施方案》要求,坚决夺取脱贫攻坚决战之年的根本性胜利,结合商务工作职责,特制订本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2019年8月15日

贯彻落实安顺市2019年脱贫攻坚

夏秋决战工作实施方案

为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第十二届五次全会和市委四届六次全会精神,切实完成2019年脱贫攻坚夏秋决战各项工作任务,坚决夺取脱贫攻坚决战之年的根本性胜利,结合商务工作职责,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

(一)优化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规划

加强大型农产品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改造力度,科学布局农产品物流节点,加快打造市、县、乡、村四级农产品配送网络,着力构建信息化、规范化、可追溯的农产品物流体系。依据商务部及省商务厅有关农贸市场、菜市场标准规范,结合我市实际研究制定传统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建设标准、规范和管理制度,确保2019年底完成6个传统农贸市场信息化改造。

(二)加大农产品销售终端布局力度通过新建、扩建、改造等方式,建设覆盖全市、点面联通、智能消费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贸易市场、生鲜门店、智慧微菜场等农产品零售终端网络。推动销售终端与农村合作社构建利益联结机制,支持邮政网点、电商站点等现有便民服务网点与大型农产品生产基地开展合作,加快销售终端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支持农民合作社、种植基地、超市企业等农产品流通主体参与平价生鲜门店建设,确保2019年底完成蔬菜零售和便利店等便民网点设施建设。完成广州、福州绿色农产品销售中心并运营。(三)完善农产品流通配套设施加大农产品流通配套设施建设和资金投入力度,积极发挥国有平台建设引导作用,推动各类主体强化集配加工、产地预冷、冷链物流、检验检测等配套建说。整合现有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农商互联示范项目等现有政策资金,围绕500亩以上坝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9大重点农业产业等重点产区建设初步处理、预选分级、产地预冷等设施设备,继续提升产后商品化处理能力。到2019年底,力争全市冷库库容达20万吨,冷藏运输车辆120台。

(四)做好校农对接,提升供给规模

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扶贫工作目标,坚持校农结合、整体推进、保质稳价原则,配合卫健、教育部门研究出台《安顺市学生营养餐配餐指南》,指导各县区因地制宜提前制定学生营养餐菜单。各县(区)商务主管部门要根据营养餐菜单,充分整合各方资源,统筹调度和重点培育能够直接联通贫困农户的农产品采购配送流通企业,引导当地农户生产符合学生营养餐标准的农产品。抓紧制定“一平台三中心五体系”方案,指导校农对接工作,提供大数据支撑。

(五)打破原有格局,提高市场占有率

加大推进贫困地区农产品与全市机关、学校、社区、医院、企事业单位、超市、军营开展对接,推动酒店超市、社区门店、团餐企业等大型消费终端,与贫困地区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合作关系,持续增加对接品种,不断扩大对接规模。各县(区)商务主管部门要及时统计贫困地区农产品采购数量及扶贫成效,及时解决在产销对接中遇到的问题,推进农产品产销对接工作规范化、稳定化、规模化,培育形成长期稳定的直供直采流通体系。

(六)做好市场分析,稳定占领省外市场

在开展调查研究、摸清农产品供给与省外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围绕500亩以上坝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9大重点农业产业,积极组织农产品生产流通企业赴对口帮扶城市、重点市场开展产销对接活动。各县区要将产销对接工作纳入东西部扶贫协作政策框架,推动辖区生产基地与帮扶城市农产品批发市场、团餐企业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引导省外公共机构和市场主体以认购、直采、众筹等方式开展消费扶贫。各县区还要根据当地产业实际和重点市场需求,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补齐流通基础设施短板,提升农产品质量,扩大供给规模。进一步依托当地特色资源禀赋,积极吸引对口帮扶城市企业到我市投资建设直供基地、精深加工企业等项目,缩减流通环节、提高产品附加值,带动贫困人口增收脱贫。

二、进一步拓展农产品线上销售市场

(一)积极完善电商扶贫服务体系

强化省、市、县三级电子商务进农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动县级服务中心、乡村电商网点设立公共品牌,发挥其在培训、包装、运营等方面优势,制定统一标准,提升加工集配、冷链运输等配套能力,推动具有小散特优势的农产品线上销售。引导“通村村”等农村商贸物流企业开展快递包裹配送业务,疏通农村“小件物流”配送瓶颈,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结合易地扶贫搬迁,开展便民服务中心(快递+便利店)项目建设,推动农产品初级集配、农资销售、农村金融等业务向易地扶贫安置点倾斜,将便民超市、基层党建、社区服务功能与电商网点进行融合,提升网点运营实效。

(二)创新发展社交电商流通业态

发挥好腾讯、今日头条等信息社交媒介资源,联合阿里巴巴集团启动“村播”(网络直播)计划,培训农产品电商经纪人,培育农产品微商网络直播等新型流通业态,扩大优质农产品销售渠道。支持安顺特色优势农产品开展网络促销推介活动,帮助产品在网络媒体、电商平台等推广渠道进行宣传,扩大品牌知名度,推动阿里、京东、苏宁与贫困县生产基地深入对接,开展“认领销售、众筹预售、会员定制”等活动,探索农产品流通网络销售产销直供的新模式,打通产销链条,降低流通成本。充分发挥工会带动作用,探索建立市级网上工会农产品销售平台,鼓励采取“以购代扶”、“以买代帮”等多种方式,购买安顺绿色优质农产品。

三、发展壮大新型流通主体

(一)积极培育农产品流通企业

加快培育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村经纪人及农产品流通企业等流通主体队伍,进一步提升流通主体在市场开拓、品牌营销、产业链延伸、附加值提升方面的能力,提高农产品流通组织化程度。培育一批订单农业实施主体健全合同订单管理监督机制,以市场化方式促进农产品流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提升产品竞争力。培育一批产销一体主体、支持现有流通企业通过设立销售门店或销售档口、专柜等方式,向生产环节和销售环节延伸产业链条。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规模企业参与学生营养餐农产品生产配送,在向学校食堂定向提供安全、绿色、新鲜、优质农产品的同时,将集配能力向省外市场拓展,助推贫困地区产业发展。

(二)促进农产品产业融合发展

各县区要根据当地资源禀赋和农产品供应链短板,有针对性的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延长产业链条,推进农产品综合开发利用。充分发挥重点步行街和商贸古镇在提升产销对接品质方面的引导作用,引进与农产品供应链相关的经营主体,扩大农产品品牌影响。加强重点景区景点、高速路服务区、重点商圈开展地方特色农产品展示销售窗口建设,优化农商互联对接,提升步行街展示和产销对接功能,满足游客消费需求,扩大安顺绿色优质农产品影响力。

四、建立工作保障机制

(一)持续保持脱贫攻坚态势

各县区要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夏秋决战行动,在脱贫攻坚“春季攻势”取得明显成效基础上,乘势而上、持续攻坚,推动人力、物力、财力更加聚焦脱贫攻坚战场。坚决克服攻坚懈怠思想及畏难情绪,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把初心使命变成全体干部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气神和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自觉行动,抓具体抓深入,真抓实干保证脱贫攻坚质量成效。

(二)深入调查研究

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要指示要求、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结合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把调查研究作为持续攻坚的重点措施贯穿始终,通过调查研究,抓紧抓好,把“夏秋决战”中发现的问题找到找准,把根源挖深,对于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要明确努力方向和解决措施;要端正调研作风,加强分析研究,注重成果转化,努力取得最好成效。

(三)扩大总结宣传

各县区要及时总结推广夏秋决战行动关于农产品促销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学习各地方各部门的政策举措和行动成效,为打赢脱贫攻坚夏秋决战营造良好氛围。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